華為“備胎”催生線路板投資熱點 國產替代正當時
美國政府對華為的限制不斷升級,5月16日,美國總統簽名法案制裁華為,隨后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BIS將華為列入美國的實體清單中。同月21日,美國政府宣布將對華為的禁令延遲90天實施。
面對美國政府的不斷圍追堵截,華為“備胎計劃”浮出水面,一封華為海思總裁的信件激起了千層浪。伴隨著華為“備胎”一夜之間全部轉正,國產替代話題熱度居高不下,國產替代概念股應聲大漲,此前因5G商用熱度飆升的的印制電路板企業關注度再次提升。
隨著全球電子信息產業從發達國家向新興經濟體和新興國家轉移,作為其基礎產業的線路板行業也隨之向中國大陸、東南亞等亞洲地區集中。2000年以前,全球PCB產值70%以上分布在美洲(主要是北美)、歐洲及日本等地區,目前亞洲地區PCB產值已接近全球的90%,2018年大陸地區產值271億美元,約占全球50%。由于成本和技術優勢更加貼近市場,以及相較于海外略寬松的環保政策,預計未來PCB廠產能將繼續向中國大陸轉移。
目前國內的主流PCB廠商都專注于一兩個細分領域:如汽車PCB領域的依頓電子、世運電路,通信領域的深南電路、興森科技,醫療工控領域的明陽電路,小間距LED領域的勝宏科技等。
我要評論: | |
內 容: |
(內容最多500個漢字,1000個字符) |
驗證碼: | 看不清?! |
最新產品
同類文章排行
- 從“芯”出發,PCB概念梳理及未來發展情況
- 電路板廠家拆解分析PCB產業鏈
- 一文知曉汽車電路板的定義及市場現狀
- 線路板廠都主要做什么呢?本文為你簡單介紹
- 本文帶你分析國內PCB廠的優勢
- PCB 行業新曙光:探尋未來增長契機
- 電路板廠家未來發展前景及挑戰一覽
- 電路板廠獨家分享:PCB行業概覽
- 電路板廠家帶你了解全球印制電路板市場概況
- PCB 板:新能源汽車背后的關鍵支撐
最新資訊文章
您的瀏覽歷史

共有-條評論【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