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層線路板的工藝特點
1.概述
多層線路板(MLB)制造技術的發展速度飛快,特別是80年代后期,隨著高密度I/O(輸入/輸出)引線數量增加的VLSI,ULSI集成電路,SMD器件的出現與發展,SMT的采用,促使多層板的制造技術達到很高的工藝水平。還將隨著“輕,薄,短,小”的元器件被大量的廣泛應用,SMD的高速發展和SMT普及化,互連技術更加復雜化,促使多層板制造技術向精細線寬與窄間距,薄型高層化,微小孔徑化方向發展。多層印制電路板技術的轉化,即多層印制電路板制造技術已廣泛用于民用電器。
MLB的發展根據應用范圍的不同,通常分為兩大類別:一類是作為電子整機的基礎零部件,用于安裝電子元器件和進行互聯的基板;另一類是用于各類芯片和集成電路芯片的載板。用作載板的MLB導電圖形更為精細,基材的性能要求更為嚴格,制造技術也較為復雜。
2.多層印制板的工藝特點如下:
2.1高密度化
多層板的高密度化就意味著采用高精細導線技術,微小孔徑技術和窄環寬或無環寬等技術,是印制板的組裝密度大大提高。多層板高密度互聯技術基本狀況見下表(表2-1):
2.2高精細2.2高精細導線技術
高密度互聯結構的積層多層板,所采用的電路圖形需要高精細導線的線寬與間距介于0.05-0.15毫米之間。相應的制造工藝與裝備要具有形成高精度,高密度細線條的工藝技術和加工能力。
2.3微小孔徑化技術
隨著多層板孔徑的縮小,對鉆孔工藝裝備提出更高的技術要求,同時需要采用全化學電鍍,直接電鍍技術來解決小孔電鍍附著力和延展性等問題。
2.4縮小孔的環寬尺寸
空周圍環寬尺寸的縮小,可增加布線空間,因而進一步提高了多層板的電路圖形密度。
2.5薄型多層化技術
薄型多層化的技術完全適應元器件“輕,薄,短,小”和高密度化的技術要求。當前多層板的制造工藝技術發展趨勢分為:高層薄型板和一般薄型板。高層薄型多層板的厚度將為0.6-5.0MM,層數從12-50層或更高;薄型多層板厚度將為0.3-1.2MM,層數從4-10層或更高。
2.6多層板結構多樣化
隨著精密器件的高穩定性,高可靠性要求,多層板制造的密度要求和互聯數量與復雜化的增加,其結構的多樣化在所難免。
2.7埋,盲和通孔相結合多層板制造技術
這種類型的多層印制電路板結構復雜,將使用大量的電氣互連技術解決,因而可提高布線密度達50%,大大減少對精細導線,微小孔徑的環寬制作的壓力。
2.8多層布線多層板
多層布線多層板的結構是在無銅箔基板表面涂有粘結劑,然后利用計算機輔助提供的數據控制布線機,將0.06-0.1MM的方形漆包線按X,Y方向,互相垂直縱橫布線,再以45°斜向布線,分別布設在基板的兩面上,布線完成后用薄膜覆蓋起來,起到固定和保護作用,在進行固化,進行數控鉆孔加工等工序。
2.9直寫式技術
采用直寫式技術能完全的,快速的生產出樣機(即自由形成三維制造,激光燒結,金屬印刷技術等)使其通過三維結構和生產出有特性的樣機。
直寫式有利的方面就是它的范圍比較寬,能夠對電子系統的制造具有沖擊力。
我要評論: | |
內 容: |
(內容最多500個漢字,1000個字符) |
驗證碼: | 看不清?! |
最新產品
同類文章排行
- 電池電路板未來趨勢:探索電池技術的無限可能
- 電路板廠獨家分享:電路板PCB相關設計指南(二)
- 5G天線PCB的工藝挑戰主要在哪些方面?
- 汽車電路板維修入門指南分享
- 5G線路板:PCB廠如何應對高精度需求
- PCB廠關于線路板制作方法的淺析
- PCB廠:什么是PCB及其特點功能解析
- PCB 特性大揭秘:常用術語深度解讀
- 關于汽車無線充電 PCB 的核心技術與設計要點剖析
- 什么是汽車電路板?它與普通電路板有什么不同?
最新資訊文章
您的瀏覽歷史

共有-條評論【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