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路板廠之你的工作會被機器人搶走嗎?
最近常光顧的那家快餐店多了一臺自動咖啡售賣機。用手機支付掃碼支付,然后就可以拿到一杯口味還不錯的咖啡。電路板廠小編試過兩次之后,再去便利店買咖啡,總忍不住腦補有一天向我收錢的人,會變成機器人。
畢竟,現在店員每天做的事情,可以自動化完成的概率太高了。
01 什么樣的工作內容,容易被機器取代?
一句話,更容易通過機器自動化完成的工作。
簡單說來,就是更容易直接被機械化、標準化的程序完成的工作。比如從數據庫中抽取固定的數據欄目,然后按照標準格式做出來的分析報告。
麥肯錫在調查了美國800多個職業的2000多項工作內容后,發現現代技術能夠把目前45%的工作自動化;而在60%的不同職業中,至少30%的工作能夠被機器和現有的技術取代。
如果把所有被調查職業的工作總時間加在一起,各種不同工作內容所占用的時間大相徑庭。
我們看下面這張圖,其中圖下方的彩色橫條是目前在被調查的職業中,不同工作內容所花時間占所有總工作時間的比例;可預測的勞動占時最多,有18%,而管理他人,只有7%(以800多個職業的總工作時間為基數)。
而圖中上半部分,不同顏色的柱子,則表明了這些不同的工作內容中,可以被機器自動化取代的比例。
比如,管理他人這項工作中,只有9%的工作內容,目前可以被機器自動化所取代。嗯,算是可替代性比較弱的工作內容。
而與之相對應的是,可預測的體力勞動類型的工作內容,可以被機器取代的比例高達78%。這一點也符合前面我們總結出來的規律。
不過報告提到,不少可以被替代的工作,盡管在技術上可行,也未必立刻就會發生,企業還是會考慮收益和成本的平衡。
如果一個餐廳服務員每小時的薪水只有10塊錢,那么以降低勞動成本為理由引入機器人的說法,可能就不太站得住腳了。
最近日本一家保險巨頭,因為引進了新的人工智能系統,裁掉了30幾個分析師,則是認真算了筆賬:裁掉這幾十個人之后,省下來的錢大概2年就能收回買系統的成本(還真是冷酷的資本主義啊)。
02 哪些行業的工作,更容易被機器人取代?
工作內容的性質其實也和行業直接相關。
麥肯錫的報告里還有一張圖,把咱們前面看到的工作內容耗時,以及對應可被替代的程度,放在了各個具體的行業里呈現。
其中彩色圓球的大小反映了不同行業里不同工作內容耗費的時間,而顏色則表明該項內容通過自動化可以節約的時間多少。
這張圖也進一步反映出像餐飲住宿、制造業一類的行業,其工作內容很容易通過機器自動化提高效率,節約時間。
而信息產業、科學技術行業則相對更依賴人的參與(通過自動化節約的時間較少)。
雖然數據來自美國,你也不妨對照看看自己所處的行業和職業。看看目前自己的工作,有多少是花在不能被機器替代的地方。
03 機器替代人類,到底有多遠?
李開復在某次演講中說,未來10年,世界上50%的工作將會被人工智能取代。
但我猜,離這一天的到來還有很長時間。畢竟,工作內容局部被替代,并不代表著工作一定消失。
我們不妨想想曾經19世紀工業革命給當時的社會帶來的影響。
工業革命前,世界上大概50%以上的人都以務農或手工業為生。因為工業進步和自動化的普及,不少人的工作都被機器取代了,但是人類也并沒有因此而失業50%。
那些因為科技進步而“失業”的人,此后也并沒有變得無所事事,而是參與到了新產生的工作中去 -- 比如在此之前并不存在的機器維修、攝影、網頁設計等等。
所以如果真的有一天,出現了機器人可以大規模取代人類工作的情況,我想也一定有不少我們從沒聽說過的工作會產生。
只不過,我們倒是真得多留意,萬一自己目前的工作有被替代的風險,我們是否做好了迎接新挑戰的準備?
進一步想,為了降低未來失業的風險,我們現在是否也要重新思考自己的工作內容和價值呢?
ps. 其實這幾年用機器人寫稿子也不是什么新鮮事兒了。我已經想好了,如果真的有機器人能替我寫周報,我立刻砸鍋賣鐵買一個回來讓自己“失業”。
psps. 不如猜猜,這篇文章是我寫的,還是簡七機器人寫的;)
psps又ps. 如果真有一天你的工作被機器人取代了,你會去做點啥?
我要評論: | |
內 容: |
(內容最多500個漢字,1000個字符) |
驗證碼: | 看不清?! |
最新產品
同類文章排行
- 從“芯”出發,PCB概念梳理及未來發展情況
- 電路板廠家拆解分析PCB產業鏈
- 一文知曉汽車電路板的定義及市場現狀
- 線路板廠都主要做什么呢?本文為你簡單介紹
- 本文帶你分析國內PCB廠的優勢
- PCB 行業新曙光:探尋未來增長契機
- 電路板廠家未來發展前景及挑戰一覽
- 電路板廠獨家分享:PCB行業概覽
- 電路板廠家帶你了解全球印制電路板市場概況
- PCB 板:新能源汽車背后的關鍵支撐
最新資訊文章
您的瀏覽歷史

共有-條評論【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