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池電路板之智能醫療產品的現狀及發展方向
隨著醫療信息化發展步伐加快,未來針對醫療產品的設計將會向個性化、移動化方向發展。智能醫療產品的發展推進了信息醫療的腳步,通過互聯網實現患者、醫護人員、醫療設備、醫療機構、之間的互動溝通,構建一個以患者為中心的醫療保健系統。電池電路板小編了解到,目的都是圍繞患者,通過智能化,網絡化的手段提供醫療服務,達到在服務成本、服務質量和服務效率三方面的和諧發展。然而,智能醫療的過快發展造成市場上的產品種類良莠不齊,難以形成體系,不能滿足消費人群需求細化的趨勢。同時產品個性服務不突出,局限了智能醫療產品的發展,也減慢了醫療信息化建設進程。如此現狀使我們不得不重新思考:智能醫療產品如何提供個性化服務,如何滿足不同年齡層次、不同健康狀況下用戶的使用需求,如何才能達到醫療資源的合理應用。
一 醫療現狀
我國人口眾多,公共醫療資源不足,醫療體系欠發達,醫療資源分布不均。是目前面臨的醫療問題。此外,隨著人們對待健康的態度發生變化,人們的保健防病的意識也在不斷加強,醫療模式由傳統的住院就醫向個人醫療產品轉型,同時依附于日漸成熟的互聯網技術,醫療產品正迎來一個屬于自己的智能化時代,“智能醫療”應運而生。
作為設計師理應對針對社會問題和產品訴求做出自己的思考和回應。思考在信息化時代下的智能醫療產品應該如何發展;思考怎樣才能讓患者感受到技術進步所帶來的產品人性化與多元化;讓患者也能夠在家中使用醫療產品進行自查、康復,享受到醫院救助以外的救助,并且能夠在醫院遠程監護的幫助下,完成臨床治療前的檢測、預防、觀察與病后的反饋、康復和保健等護理措施。因此,智能醫療產品的智能化,個性化,多角度的系統整合設計,將成為滿足廣大家庭新的訴求點,同時也意味著對智能醫療產品的使用功能、使用方式的創新設計將提出更高的設計要求。
二 智能醫療產品
智能醫療是將物聯網技術應用在醫療領域,借助數字化、可視化模式實現醫療資源共享。智能醫療已被列入《物聯網“十二五”發展規劃》中,在新型醫療改革的推進下,我國更加重視智能醫療產品及醫療信息化在公共醫療衛生領域的投入。未來的智能醫療產品在設計上將會表現出更強的個性化、移動化趨勢。預計,到2015年將會有約50%的用戶通過手機或各種移動終端使用智能醫療應用。
三 智能醫療產品的設計缺口
目前,我國智能醫療產品市場具有廣闊前景,各種具有前瞻意識的產品不斷推陳出新。但由于我國數字醫療建設起步較晚,大部分市場上的智能醫療產品還都停留在數據測量,保健記錄的功能層面,沒有將智能醫療產品與信息化的公共醫療系統接軌,導致用戶所使用的智能醫療產品沒有完全發揮其功能效用,僅僅是作為一種監測工具的智能醫療產品不能滿足信息醫療的發展趨勢。只有將家庭用的智能醫療產品與就醫系統結合,完善系統設計中各環節的信息架構,才能激活智能醫療的價值。
四 智能醫療產品的發展方向
智能醫療產品的發展可以總結為以下幾個層次:一、產品設計更加注重人機關系的體現。二、產品向信息化方向發展。三、關注產品使用時的用戶體驗,以人的需求為根本出發點,使家用智能醫療產品的共性功能中形成針對不同年齡層次、不同病癥表現的患者提供差異化服務。四、更加注重交互設計的表現形式。五、重點在于構建區域醫療信息網絡。
五 注重人機關系
由于醫療產品本身的特殊性和其所針對的使用人群的特殊性,因此,營造良好的人機關系在家用醫療產品的設計中不容小覷。電路板廠發現,信息化的智能醫療產品通過遠程醫療的手段,緩解就醫過程中檢測過程繁瑣、等待時間過長的問題,在設計時更加需重視信息的易讀性。其針對的用戶是醫療知識或經驗欠缺的普通用戶,此類智能醫療產品在設計和使用上應本著易用性至上的人性化設計原則,使人機操作界面簡化,考慮到各個年齡段的普通用戶群體的需要。
六 注重用戶體驗
用戶體驗的定義是“人們對于針對使用或期望使用的產品、系統或者服務的認知印象和回應”。通俗來講就是“這個東西好不好用,用起來方不方便”。因此,用戶體驗是主觀的,是人通過經歷或嘗試某一事物的感受。用戶體驗這一領域的建立,正是為了全面地分析和透視一個人在使用某個事物或系統時候的體會。其研究重點在于內心產生的愉悅度和價值感,而不是使用物品的性能。智能醫療產品的發展愈加重視用戶體驗的感受,無論是從信息界面還是使用流程,用戶體驗成為未來智能醫療產品探索的中心。
七 注重產品的信息化設計
構建一個信息化,智能化的個人醫療產品,需要以“云計算”平臺為基礎,使“家庭”、“醫院”、“醫療”、“服務”構成相互作用的個體。使“產品、患者、醫院”在直接進行信息交換溝通。信息化醫療平臺的搭建,使得醫療產品的功能不再局限于護理、保健的范疇。家庭中個人使用的智能醫療產品作為信息化醫療系統的“源頭”,起到信息溝通的紐帶作用。通過信息化智能醫療產品的信息共享,使醫生能夠直觀掌握患者的健康狀況,并且建立起患者的電子病歷檔案,開具電子處方,進行遠程醫療指導。患者(患者家屬)即使足不出戶也可以在第一時間通過互聯網實現即時得到醫生的健康指導和醫療救助。(圖1為智能醫療產品信息架構圖)
圖1
八 發展條件
智能醫療產品目前還處于事物發展的新生階段,各方面的配套服務還不成熟,走進千家萬戶還需要一定的時間,更需要社會各個層面的配合。
首先,信息化的醫療產品的建設和推廣需要政策層面的有力保障。不僅在政策上開辟通道,還需在公共醫療和信息化平臺等硬件設施建設上提供支持。《物聯網“十二五”發展規劃》中明確表示重視智能醫療在公共衛生領域的應用。針對區域醫療資源短缺的情況,由政府出面進行資源整合,推行區域醫療合作。同時在新醫改的進程中,加強對醫療信息化建設,打造智能平臺。并出臺相關政策對信息化的醫療產品進行規范。
其次,醫療機構和社區的通力合作為建信息化醫療平臺提供了物質紐帶。 通過信息和云計算技術,打造信息化的醫療服務,信息系統將患者、社區醫院、各級專科醫院串聯起來,推行電子處方和數字化病歷,實現信息快速分享和搜索。同時重視社區醫院在醫療體系中發揮的作用,提高社區醫院的醫療水平,為大型專科醫院分擔基礎患者的治療。
最后,醫療器械產商為新產品的研發提供技術支持。未來五年,我國醫療健康服務市場將以每年15%~30%的速度增長,廣闊的市場前景刺激著醫療器械產商的生產動力,傳統家用醫療產品也向智能化、信息化轉型。利用醫療產品實現實時通訊,獲取數據、圖像,聲音等已經成為基本訴求。隨著遠程醫療已經成為新的就醫方式,醫療產品開始增加視頻通訊功能并向移動、可穿戴設備轉型。醫療器械產商應重視產品的技術革新,以適應市場。
九 結語
隨著網絡的數字化發展,科學技術的革命推動著醫療領域變革。PCB廠發現,智能化終端在公眾生活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醫療產品向智能化終端的形式發展也成為一種可以被清晰預見的趨勢。醫療信息云端化也必將成為家庭醫療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家庭智能醫療產品的創新設計趨向信息化、透明化,承擔著對患者日常健康狀態的監測任務。有效利用醫療產品及網絡信息共享,對于響應低碳醫療的理念有極大的推動作用。最終目的是要做到以人為本,整合醫療衛生資源,最大程度降低對醫療資源的浪費。
通過構建新型家用智能醫療產品能夠填補目前所普遍使用的上一代家用醫療產品的功能空白。能夠及時準確地發現患者的潛伏癥狀,使患者得到及時救助和健康咨詢,實現“治未病”的效果。另外,由于信息化的醫療平臺理念的建立,整合了醫療資源,對患者實現“分流”救治的作用,對于消除盲目就醫,簡化就醫流程有著積極正面的影響。由此可見,智能家用醫療產品系統的創新設計能夠緩解現有醫療系統存在的就醫流程繁復和等待時間長的問題,就當前我國急需建立的新型醫療模式提供可行的解決方案,推動低碳醫療進程。
我要評論: | |
內 容: |
(內容最多500個漢字,1000個字符) |
驗證碼: | 看不清?! |
最新產品
同類文章排行
- PCB廠如何設計出不同規則形狀的PCB
- 汽車無線充PCB之無線充電應用場景不斷拓寬
- 電路板廠PCB技術發展革新的走向
- PCB廠之8月份北美PCB銷售下降2.5%,訂單量四年來最低
- 5G需求拉動 這些電路板廠優先受惠
- 5G天線PCB的發展歷史及展望(上)
- 如何選擇汽車線路板攝像頭模塊的電源?
- 絕對干貨,線路板的分類及制造工藝!
- 5G線路板之5G B2B規模商用目前還面臨哪些挑戰?
- PCB廠之多地布局自動駕駛產業,5G讓自動駕駛走進現實
最新資訊文章
您的瀏覽歷史

共有-條評論【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