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大多數車企都對未來新能源汽車擔憂,且與電池企業深度綁定時,福特汽車卻選擇了一條不一樣的路徑。近日,新能源汽車電池包線路板小編了解到,有外媒報道稱,福特汽車公司在電氣化領域的廣泛投資包括投資于一系列混合動力車、插電式混合動力車以及純電動汽車,卻沒有計劃在電池研發、生產領域進行投資。
今年北京車展,福特旗下的全新純電動SUVMustang Mach-E將正式亮相中國,并于今年推向市場,另外福特最暢銷的產品F-150和商用車領域的重磅車型全順也將進行電動車,并于2022年推向市場。福特高層表示,他們滿足于從供應商那里采購電池,而不是自己制造電池。
顯然,這一做法與特斯拉、大眾、戴姆勒以及通用等主流車企向新能源轉型表現得很不一樣。電路板廠認為,以目前最具影響力的特斯拉來看,其向內華達州的超級電池工廠投入了50億美元,與松下合作為整個產品線生產大量鋰離子電池,畢竟在新能源化的道路上,無論如何都繞不開電池這個核心,它也是電動車供應鏈的一個關鍵環節。
今年7月,本田花了近40億元持股了寧德時代1%的股份,這項合作達成之后,寧德時代將以一定的優惠幅度向本田提供動力電池。包括之前大眾入股國軒高科、奔馳入股孚能科技,車企綁定或在電池領域投資已經成為行業的趨勢,而這背后是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大勢,以及未來所需要的電池供應的穩定,以及電池技術的合作研發。
通用汽車去年12月稱,將與韓國電池巨頭LG化學合作,耗資23億美元在美國俄亥俄州建設一家工廠,他們設定了一個零排放的未來,并計劃在未來十年讓凱迪拉克成為純電動車品牌。此前,菲亞特-克萊斯勒(FCA)也正與美國SERES公司接洽電驅動技術的開放共享合作,SERES公司自主研發的電動汽車動力總成將安裝在FCA的兩款車型上。
去年9月,大眾汽車與特斯拉兩名前雇員創辦的瑞典初創公司Northvolt成立了一家合資企業,在德國建造一家電池工廠。畢竟要實現全球1500萬輛純電動車的目標,電池領域的投資必須要多元化,以此分散風險。
去年6月,吉利汽車也宣布其控股99%的子公司上海華普國潤將與LG化學合作成立合資公司,吉利汽車表示,成立合資公司將利用訂約雙方在中國制造新能源汽車電池方面的實力、資源及專業知識,確保本集團未來獲得電動汽車電池的穩定供應。在此之前,吉利還與行業大多數企業一樣,與寧德時代成立了合資公司,以保證未來電池的優先供應權。包括比亞迪和長城,也都成立和獨立了自己的電池公司。
通用汽車CEO瑪麗博拉在一次投資者會議上解釋了為什么投資電池在財務上是有意義的:對供應鏈的更多控制將使通用汽車有能力將電池成本壓低到既能吸引消費者又能實現盈利的水平。這樣的計劃可能最終會產生競爭優勢,但也要求投資者深信不疑。電池生產目前還沒有良好的盈利記錄。不過,想要確保擁有汽車級電池的汽車制造商可能別無選擇,只能自己生產:高質量的產品供不應求。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為,新能源車的電池實際類似于汽車發動機,車企未來在競爭中必須有核心技術的產品。未來各大企業整車企業作為百萬量級的產業規模,必須要自己的動力電池自主生產體系,否則成本無法控制,核心技術無法提升,將陷入很大的災難。
然而福特高管擔憂的是,如果電動汽車需求出現下滑,或者化學技術的突破使目前的電池技術過時,福特不向電池領域砸錢的計劃將提供更大的靈活性。該公司還指出,目前相關供應商已經提高了產能,以應對未來幾年即將到來的電動汽車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