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陣子一個“相當有名的人名”成為了“相當有名的名人”,他就是現任少林寺方丈的釋永信。當然關于他的八卦,在此不便多說,只是今早小編讀早報一不小心得知咱少林寺在1996年就建起了自己的網站,而且網站還有多種語言的版本,同時還開設網店賣起了禪修用品。騷年們,又被騙了吧?你以為的少林寺是吃齋念佛的地方,可實際卻是科技思維聚焦的地方,不要欺負小編當年還在上幼兒園好嗎?至于方丈遇上科技會擦出什么樣的火花?接下來請隨PCB廠小編看過來…
據悉在2014年3月,方丈早已帶領文化團走訪了谷歌和蘋果總部。完全不搭界的兩種文化沖擊在一起難免會引起國內外人士的質疑。
但大家的質疑聲很快消失于人海中,方丈這般回復,不知是否服眾?
1.早在1996年,少林寺就申請了網站域名(shaolin.org.cn)——QQ在三年后才問世,即使到1999年,全國全部上網人群尚不足537萬(IDC統計結果,同期CNNIC的統計數字為890萬),在絕大多數人尚不知互聯網為何物的上世紀90年代中期,少林寺已經有連接互聯網的意識;----城里人真會玩兒!
2.2000年,少林寺建立了電腦室;之后,寺里的年輕僧人基本上都會使用電腦。----此時小編還在上小學,連電腦都沒摸過,鍵盤都沒見過。
3.2006年,少林寺18歲以上的僧人們大都擁有自己的手機,且手機型號也都是最新、最流行的,彩屏、攝像一應俱全。---小編此時連最原始的諾基亞都沒見過好嗎?接打電話是靠村里僅有的一部坐機。
4. 在少林寺這些會使用新技術的僧人中,方丈釋永信尤其時髦,他不僅每天上網、上QQ,2011年全國兩會期間,他還熟練使用iPad上網搜資料,一時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在釋永信任院長的河南佛教學院,不僅開設英語課,而且還用IPad教學。----小編當年正換了一步聯想翻蓋手機,至于IPad是何物,真心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