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無線充電最大的用處在于,提升體驗!
據汽車無線充PCB小編了解,與有線充電最直觀的區別就是,到達停車位時不用再走下車,拔出充電槍插入充電口,實際上這個動作并不會給電動車補能帶來太多負面情緒,能讓人產生反感情緒的最多也就是快充樁充電槍重量不輕、插拔需要花一些力氣,同時戶外公共樁還總是臟兮兮的,但如果對比眼下無線充電的建設成本,這點辛苦可能也不算什么了!
但是,無線充電的體驗優化絕不止于此,未來將有更大的用處,比如自動化。想象一下,小鵬汽車的“停車場記憶泊車”,如果哪天從法規到技術上能夠完美解決這個問題,那么無線充電的應用場景就真的來了,讓汽車送你到商場/公司門口,然后它自己開去地下停車場,找個空閑的無線充電位給自己充電,有這一套動作當“誘餌”,成本問題會有無數人爭先恐后地去解決。
要實現無線充電,有哪些技術難點?
據汽車無線充PCB小編了解,實現無線充電實際上并不難,電子產品的無線充電技術已經很成熟了,但要實現汽車級別的無線充電,難點卻相當之多。
無線充電的原理并不復雜,基本上就是發射端通過變化的電流產生變化的磁場,接收端通過感應變化的磁場從而產生電流,但問題在于功率較低且對距離要求比較嚴格。
要實現整車級別的大功率無線充電技術,需要在發射端和接收端加入諧振網絡,采用磁耦合諧振無線輸電系統,即可將充電功率沖高。即小功率電器大多是感應式,大功率通常是諧振式。
不過在解決功率問題之后,還有個損耗問題。無線充電的一大理想條件就是設備之間最好能夠緊貼在一起,一旦產生相對距離,就會產生負面影響,但汽車底盤通常離地100mm以上,有些SUV車型甚至要超過200mm,這回導致充電功率大打折扣。
此外,我們用電子設備的無線充電時存在這樣的經驗,設備與充電板之間的位置關系需要相當準確,有時候甚至將手機旋轉180度放置就會導致線圈錯位而無法充電。電動汽車的無線充電同樣存在這個問題,車端和地端線圈之間的相對位置,甚至需要達到厘米級的精度。這也再次提醒我們,無線充電與自動泊車似乎是個“最佳拍檔”。
汽車無線充PCB小編認為這當然還有安全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