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畫PCB的時候肯定會遇到solder Mask 和paste Mask,以前一直模模糊糊的知道solder Mask是阻焊層,paste Mask是焊錫膏層,在用protel的時候不是很在意,但當用cadence 的時候要自己制作焊盤,就必須明白這兩者的含義了。
solder Mask[阻焊層]:這個是反顯層!有的表示無的,無的表示有。
就是PCB板上焊盤(表面貼焊盤、插件焊盤、過孔)外一層涂了綠油的地方,它是為了防止在PCB過錫爐(波峰焊)的時候,不該上錫的地方上錫,所以稱為阻焊層(綠油層),我想只要見過PCB板的都應該會看到這層綠油的,阻焊層又可以分為Top Layers R和Bottom Layers兩層。
Solder層是要把PAD露出來吧,這就是我們在只顯示Solder層時看到的小圓圈或小方圈,一般比焊盤大(Solder表面意思是指阻焊層,就是用它來涂敷綠油等阻焊材料,從而防止不需要焊接的地方沾染焊錫的,這層會露出所有需要焊接的焊盤,并且開孔會比實際焊盤要大);在生成Gerber文件時候,可以觀察Solder Layers的實際效果。
在Solder Mask Layer(有TopSolder 和BottomSolder)上畫個實矩形,那么這個矩形框內就等于開了個窗口了(不涂油,不涂油就是亮晶晶的銅了!) solder Mask就是涂綠油,藍油,紅油,除了焊盤、過孔等不能涂(涂了不能上焊錫?)其他都要涂上阻焊劑,這個阻焊劑有綠色的藍色的紅色的。在畫cadence焊盤時,solder Mask要比regular pad 大0.15mm(6mil)。
Paste Mask layers[錫膏防護層]這個是正顯,有就有無就無。
是針對表面貼(SMD)元件的,該層用來制作鋼膜(片)﹐而鋼膜上的孔就對應著電路板上的SMD器件的焊點。在表面貼裝(SMD)器件焊接時﹐先將鋼膜蓋在電路板上(與實際焊盤對應)﹐然后將錫膏涂上﹐用刮片將多余的錫膏刮去﹐移除鋼膜﹐這樣SMD器件的焊盤就加上了錫膏﹐之后將SMD器件貼附到錫膏上面去(手工或貼片機)﹐最后通過回流焊機完成SMD器件的焊接。通常鋼膜上孔徑的大小會比電路板上實際的焊小一些﹐通過指定一個擴展規則﹐來放大或縮小錫膏防護層。
對于不同焊盤的不同要求﹐也可以在錫膏防護層中設定多重規則,系統也提供2個錫膏防護層﹐分別是頂層錫膏防護層(Top Paste)和底層錫膏防護層(Bottom Paste)在Paste Mask layers(有TopPaste 和BottomPaste)上畫個實矩形,那么這個矩形框內就等于開了個窗口了,機器就此窗口內噴上焊錫了【其實是鋼網開了個窗,過波峰焊就上錫了】
同時Keepout 和Mechanical layer也很容易弄混。
Keepout,畫邊框,確定電氣邊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