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使用的智能手機,功能是越來越強大了,可是卻發現使用的時間跟不上我們使用的頻率,總是會發現在關鍵時刻,手機沒有電了,那么,究竟續航能力除了和電池電量有關,還和什么有關系呢?下面電池線路板小編盤點那些和手機續航能力有關的因素:
1.容量不是唯一,容量密度比也很重要
電池跟手機的相機一樣,不能只看表面參數,蘋果的800W曾秒殺了眾多品牌的1300W,電池也一樣,不能只看容量,還要看容量密度。目前手機電池容量密度比大多在350Wh/L左右,即便把電池做大了,那么體積也是揮之不去的難題。所以要像在保持輕薄的同事,加大續航能力,容量密度比就很重要。
2.充放電循環次數
手機重度用戶都很清楚這一點,手機電池在充放一定次數之后,其總電量都會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這個可能iPhone用戶的體會會比較深。目前國家標準是充放電400需要剩余80%的電量,也就是一年左右之后電池滿電情況下只有原來的80%。很遺憾,在電池技術有所突破以前,所有電子數碼產品都將保持這樣的情況,比如筆記本電腦、數碼相機等。
3.硬件上的適配
如果想要獲得較長時間的續航,那么手機在硬件上的選擇必然也會有取舍。比如屏幕能上720p就不上1080p,能用1080p就不上2K,能用AMOLED就不用IPS。
SOC能用4核絕不用8核,能用A53內核就絕不用A57內核等等,這些對于續航能力的提升也是至關重要的。更高的配置往往意味著更加費電,當然,如果一些器件采取了更先進的工藝,耗電量則可以變得更少。